什么是品牌全案?如何做好品牌全案?
那么全案究竟是什么呢?
全案是廣告公司日常作業的核心部分。
廣告公司重要的工作,就是幫服務的客戶做全案。因為全案關乎企業客戶對市場整體布局與規劃,對品牌的頂層設計與架構,關乎企業全年要做什么的具體舉措與安排。
不是每個廣告公司都有能力做全案,一般能做全案的廣告公司被稱為綜合性品牌代理公司,這是業界通行的叫法,另外也有稱作整合營銷傳播公司、整合營銷策劃公司的。
下文再提及負責全案策劃的公司,我就通稱品牌代理公司,或代理公司了。
全案是品牌代理公司的主要獲客來源。
廣告業的主流獲客方式,就是參與比稿。一般來說,企業發起比稿主要是比全案,找幾家廣告公司分別做全案,誰做得好就把預算給誰。
除了比全案以外,企業比稿也有直接比價的、比campaign的,不過還是比全案的占據主流,因為全案能看出一家代理公司的綜合實力和業務水平。
除了品牌代理以外,企業也會比媒介代理,那是媒體代理公司的事。但是今天的媒介代理比稿,也不是比資源和價格就完事了,媒介策略必然涉及品牌策略,涉及到品牌全案中的內容。
全案是廣告人能力評估的核心標準。
在廣告公司能不能升總監,核心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獨'立帶隊,搞定一個全案。如果做不了全案,那是沒有資格帶項目、管一個Team的。
因為一個全案包含的內容,覆蓋了廣告公司作業項目的方方面面。能不能做全案,是一個廣告人,尤其是策劃,包括甲方負責市場、品牌的同學,核心的能力。
做全案,是對策劃綜合能力的全面考察,包括對企業所處市場的理解力,對消費趨勢的判斷和消費人群的洞察力,邏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戰略思維,大局觀,創造力和執行力。
全案=市場方案+品牌方案+傳播方案
在確定了細分市場和目標用戶之后,接下來就要決定用什么產品去打開這個市場,即產品定義。這部分涉及到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么,競爭優勢是什么,產品怎么定價,通過什么渠道進行分銷等。
這就是市場方案中核心的市場策略。詳細來講,就是科特勒老先生強調的STP+4P:
STP——市場細分、目標人群、產品定義
4P——產品、價格、渠道、推廣
簡單來講,就是消費者+產品。
有了核心市場策略的指引,確定了核心用戶和產品,接下來就可以做品牌方案了。
一般代理公司做品牌方案,有這么幾個核心組成部分要做:
品牌價值體系——品牌帶給用戶的核心價值是什么,品牌承諾是什么,產品的主要利益點是什么,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用于傳播的訴求主張是什么,即廣告語是什么。
品牌視覺體系——LOGO設計和VI設計的部分,如何設計鮮明、有個性的品牌形象,以及用于傳播的主視覺形象(視頻和平面)。
品牌組合體系——有些企業旗下可能不只一個品牌;或是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不一致、不叫一個名字;或者在產品品牌以外,企業又有技術品牌、服務品牌等。那么,這么多不同的品牌如何進行區隔,又如何組成一個有機的整理。
不同的產品品牌之間是什么關系、產品品牌與企業品牌是什么關系、產品品牌與技術品牌、服務品牌、業務品牌又是什么關系,不同品牌之間的價值設計如何區隔與統一,視覺設計如何區別與融合。
這些都需要進行界定,價值體系、視覺體系、關系體系,這就是核心的品牌策略。
有了對品牌的核心定義,接下來就是如何將品牌推廣出去,讓品牌與消費者發生接觸和關系,讓消費者知道品牌的問題,這就是傳播方案。
傳播策略又包括什么呢,咱們再套一個公式:
傳播策略=信息策略+媒介策略
信息是“說什么?”,向目標消費者傳播什么內容、傳遞什么價值。
比如我做一瓶牛奶的傳播方案,那我跟消費者溝通什么價值主張呢,是營養好還是易吸收?是品質健康還是先進的無菌技術和保鮮技術?
這一部分工作,按道理講,是要在品牌方案中完成,屬于品牌價值體系的一部分。不過,對于一部分復雜的品牌來說,在品牌核心價值、品牌主廣告語以外,可能還要提出一句年度傳播主題。
也就是說,廣告語可以等于年度傳播主題。也可以有所區隔,廣告語是廣告語,是年度傳播主題。
聽起來很復雜哈,不過可以理解。比如NIKE,廣告語是just do it,品牌核心價值主張就是一種想到做到的運動精神.
但NIKE在2018年可以有“全憑我敢”“任我去跑”“一生只有一次耐高”等幾句傳播主題去匹配不同的campaign。
(在我的語境中,市場策略基本等同于營銷策略,傳播策略與推廣策略大同小異,傳播策略更偏向媒體廣告,推廣策略更偏向渠道和BD)
通常來講,一個年度傳播方案,包含了數個campaign,具體數量不固定。
Campaign就是階段性的傳播方案,一次廣告運動或傳播戰役。
一個Campaign的生命周期一般不超過仨月,因為時間拖太久就不好操作執行,消費者也不愿意搭理你了。
Campaign的節點劃分,通常是按時間維度來劃分。
一是按產品的上市推廣周期來,上市期做什么,上量期做什么,產品成熟期、終端鞏固期又做什么。
一是按產品的淡旺季和自然季度來劃分,比如春季營銷、夏日傳播、秋冬推廣等,以及各種節假日的傳播,春節營銷、中秋推廣、兒童節營銷、情人節營銷等等,再加上各種電商節如雙十一、雙十二、618、超品日等等。
也有按地點和不同媒體渠道來劃分的。
比如一二線城市推廣方案和三四線區域市場下沉方案,線上傳播方案和線下推廣方案,零售渠道傳播方案和KA大客戶推廣方案。
市場方案、品牌方案、傳播方案這幾樣加起來,就是全案了。
這就是企業找品牌代理公司能做的活,此外也有一些只做campaign,只做線上傳播和互聯網傳播方案的廣告公司,這就是我們說的互動廣告公司、數字營銷公司和創意熱店。
因為成熟的企業,經過多年的發展,已經有了清晰的市場策略,他知道自己的市場在哪里,競爭對手是誰,目標消費者是什么樣的一群人,也有成型的產品組合和既定的價格體系,有既定的銷售渠道。
所以它不需要代理公司幫他做一套新的市場策略,代理公司只要幫他做好市場洞察和消費洞察就好了。
所以,這是25%的市場方案。
同理,成熟企業通常也有完善的品牌體系、清晰的品牌架構,他不需要代理公司從無到有去幫他設計一個品牌,從命名、LOGO設計、VI設計開始建立品牌。
但他可能需要代理公司幫他提煉更銳化、更具打動力的品牌價值和主張,創造更鮮明、更具辨識度的品牌形象和個性。
所以,這是50%的品牌方案。
對于成熟企業來說,他需要的不是市場和品牌的頂層設計,而是更具體、更直接的怎么獲客、怎么變現,所以他需要100%的傳播方案。
不過呢,當成熟型企業需要推廣新產品時,或者增長乏力,需要轉型、進入新市場時,這個時他就需要頂層設計,做新的市場策略和品牌策略了。
成長型企業需要的,肯定是100%的市場方案,但為什么品牌代理公司只能給出50%呢?因為品牌代理公司、廣告公司,通常都不精通渠道和定價,缺乏這方面的數據和人才。
代理公司只能幫企業界定目標市場、目標用戶、核心競爭對手,做好產品設計和產品線組合,剩下的定價與渠道問題,企業必須由自己的市場部來完成,或者尋找一些專業的營銷公司來解決。
100%的品牌方案,就是一套從無到有的系統化品牌設計了,從基礎的LOGO、VI到視覺設計、品牌形象設計,從價值體系梳理到廣告語、傳播主張提煉,從單品牌到多品牌的架構設計。
至于傳播的部分,成長型企業通常就有一個bug,或者說困境存在了——就是成長型企業通常沒有錢。沒有那么多營銷費用、媒體預算,用來砸廣告、做推廣。
所以他們不需一套系統的、火力全開的、從空中到地面的立體化傳播方案,只需要聚焦在特定節點上、特定渠道上做一波傳播推廣就行了。
這就是30%的傳播方案。
很多專注做傳播和campaign的公司和個體,滿眼只看到熱點、刷屏、大創意、飛機稿,將前期的市場策略和品牌策略視為可有可無、為了賣創意而不得不往PPT上去寫的廢話。
而更多只做營銷咨詢和戰略設計的公司,則高呼什么創意無用論,創意只是廣告人的意淫,是浪費客戶的錢。而他們自己操刀傳播,出街的設計和文案,則丑陋粗暴,被消費者所厭惡,只能靠砸錢和巨額廣告費取得有限的效果。
沒什么解決辦法,各憑態度乘風浪吧。
延伸 · 閱讀
- 2020-05-18品牌使命存在的意義是什么
- 2020-04-15品牌如何名正言順地漲價?
- 2020-02-18什么樣的市場是好市場?
- 2020-02-17疫情之下,2020品牌營銷3個自救關鍵詞
- 2020-02-10品牌超級符號如何打造?做好這4步就對
- 2019-08-13品牌進化論:大品牌如何不失速